一年一度“華山論劍”般的行業研討盛會,在悄然聲息地推動著制造業的進步。而作為本屆研討會承辦方,“卡帕亞洲”的總經理馮國,在為制造業注入新鮮血液和提供尖端技術的舉動并不是從近期才開始的。這要從八十年代馮國的德國留學生涯開始說起。
改革開放初期,中國的經濟實力相對較弱,馮國集中所有的財力湊了920元,買了一張上海轉北京去往柏林的火車票。經過一個多星期“跨西伯利亞鐵路”的長途踐涉,終于到達目的地,從此踏上了漫長的勤工儉學之路。求學期間馮國看到了德國工業的強大,這讓求知若渴的他更加奮發圖強拼命學習,甚至同時修了兩門專業來全方位提升自己。
讀大學期間,馮國在中國駐德國大使館朱老師的指導下,便已開始努力促進中國和德國的交流,并多次組織代表團訪問德國和訪問中國。
十年寒窗苦讀書,最終以優異的成績獲得了德國班貝克大學的博士學位。畢業后的馮國選擇了一家德國著名的機床企業來繼續提升自己。但,沒多久馮國顯得有些素繞于心。
2006年,卡帕亞洲科技有限公司在浙江嘉善落戶。至此,馮國終于踏上了實現初心與理想的道路。高級工程師出身的他,不但做事嚴謹而且效率極高。卡帕亞洲在極短的時間內,便建設完成一條CBN砂輪重鍍生產線并于當月投入生產,生產線建成的同時也標志著,中國CBN磨齒砂輪全部依賴進口的歷史從此結束了。乃至在之后的幾年里,國內同行業內的CBN砂輪生產企業開始接踵而至、遍地開花。
十幾年來,卡帕亞洲不但為行業輸出著高端技術人才,也帶動了數十家合作伙伴的飛速成長,在行業內可謂是聚然可觀。而從一開始就帶著使命的馮國認為,卡帕亞洲發光發熱的時期才剛剛到來。
十多年來,在卡帕亞洲做大做強的同時,也為行業內培育了兩個世界冠軍。分別是世界齒輪加工最大的企業“浙江雙環傳動”和世界最大的空氣壓縮機企業“寧波鮑斯能源”。
由于卡帕亞洲率先落戶于嘉善縣大云工業園區,一些國外同行和配套廠商也相應跟進。不但給行業帶來了活力,也為大云工業園區提供了稅收和大量的就業崗位。而今,大云工業園區的名聲早已聞名于海外同行。
制造業是國民經濟主體,是立國之本、興國之器、強國之基礎。中華民族的奮斗史一再證明,沒有強大的制造業,就沒有國家和民族的強盛。制造業的轉型來源于高科技,而助力中國機床企業技術升級走向更大的舞臺,是馮國三十余年來孜孜不倦所踐行的初心與使命。在推動卡帕亞洲發展的同時,也引領了整個行業的變革與前行。這是馮國和他的“卡帕亞洲”的故事,也是眾多有擔當的民族品牌的縮影。
制作人員表
制片人 | 齊 葳 潘 挺 張 興
監 制 | 葉 晶 楊宏喜 鄭志受
出品人 | 時 間 叢日輝
總導演 | 孫曉巖
總策劃 | 董寶振
本期導演 | 劉峰華
撰 稿 | 劉峰華
策劃 | 尹 杰 何曉亮 劉伯煒
主 編 | 劉峰華
執行制片人 | 周恒宇
采編負責人 | 萬 娟
攝像指導 | 初昆來
攝 像 | 張 迪 李 剛
燈 光 | 尹 航
解 說 | 孫少洪
錄 音 | 徐少輝
剪輯指導 | 劉默晗
后期制作 | 劉默晗
包 裝 | 孫 宇 劉書平
責任編輯 | 曹丙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