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中國玉雕發源地之一,蘇州玉雕是中國古老的傳統民間雕刻藝術,我國玉雕作品在世界上享有盛譽。早在明清時期,蘇州琢玉就已成為中國玉器的制造中心,明末宋應星所著《天工開物》中記載“有良玉雖集京城,工巧則推蘇州”。清代,乾隆皇帝還把畫好樣的玉料囑托蘇州織造官,令其在蘇州專諸巷精心雕琢。
9月15日,《中國品牌檔案》欄目走進蘇州汪氏兄弟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簡稱:汪氏兄弟),透過汪氏兄弟的發展歷程,探尋延續幾千年的蘇州玉雕文化。
兩兄弟一條心 合力開拓蘇州玉雕市場
千禧年,高中畢業的汪潤進入大學學習珠寶鑒定專業,畢業后他正式進入珠寶行業摸爬滾打,不斷摸索事業發展方向,在合肥創立實體店鋪天寶齋并逐漸經由上海擴展到蘇州后,汪潤看好蘇州玉石雕刻領域發現前景,潛心投入其中,邊創業邊摸索,分析商業模式,設計發展藍圖,鍛造核心競爭力。一切前期準備工作就緒,只待時機。
終于在2014年,汪潤與此前隨其入行的哥哥汪立一拍即合,兩兄弟合力創立了汪氏兄弟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致力于打造和田玉品牌傳播弘揚玉文化,公司則位于中國最大的和田玉加工集散地之一的蘇州。
公司創立后,很快便建起了龐大而健全的玉石互聯網電商銷售體系,線上線下同步運營。如今,汪氏兄弟旗下擁有多個和田玉子品牌,同時也是中國工藝美術學會常務委員、上海寶玉石行業協會副會長、蘇州市玉器商會副會長單位。
非遺與蘇式美學相得益彰 保護和傳承相依相伴
傳播玉文化,是對古典的繼承,跟隨時代的步伐,是著眼未來的方向。長期以來,汪氏兄弟的玉雕傳承意在打破傳統玉雕的固有藩籬,從表達語言上另辟蹊徑,用當代語境結合傳統玉雕,在創新中傳承非遺文化。
汪氏兄弟立足“蘇工空靈飄逸”的古法傳承,堅持“品域文脈”與“國際潮流”的設計風格,不僅融合動植物等元素特色,還大膽做當代人喜歡的時尚化、潮流化、現代化產品的構想。先后推出保護野生動物主題玉雕作品《昨天·今天·明天》,及《心有所鼠》《玉兔》等玉雕作品,讓非遺與蘇式美學相得益彰,讓保護和傳承相依相伴,產品頗受用戶追捧。
汪氏一對好兄弟,在一個充滿了中國氣質的行業深耕近二十年。他們不忘傳統不懼未來,用他們勤勞的雙手與謙和的氣質打造出獨一無二的玉雕品牌,這個品牌引領著現代人對中國玉文化的期待。他們所經歷的每一件事,走過的每一步路,都是當代中國企業家與國家的發展緊密相連的見證。謙謙君子溫如玉,這是屬于“汪氏兄弟”的故事,也是發揚光大民族傳統文化的品牌典范。
制作人員表
制片人 | 齊葳 潘挺 張興
總導演 | 孫曉巖
總策劃 | 董寶振
本期導演 | 羅禹墨
撰 稿 | 羅禹墨
策 劃 | 尹杰 何曉亮
主 編 | 劉峰華
執行制片人 | 周恒宇
采編負責人 | 張 傲
采 編 | 張 傲
攝像指導 | 張嘉琦
攝 像 | 孫春生 宋國棟
燈 光 | 尹 航
解 說 | 孫少洪
錄 音 | 徐少輝
后期剪輯 | 劉默晗
包 裝 | 孫宇 劉書平
責任編輯 | 曹丙峰
監制 | 葉晶 楊宏喜
出品人 | 時間 叢日輝
本期編輯 | 杜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