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益于近20年發展中國家經濟不斷發展,高層建筑的數量不斷增加,地產行業的蓬勃發展,2001-2020年全球電梯新裝量呈波動上升的趨勢。據KONE公布數據顯示,2001年全球電梯新裝量僅為28.8萬臺,2020年全球電梯新裝量已達到100萬臺。其中,全球新裝電梯需求量最大的國家為中國,占世界電梯新裝量總數的比重為63%,為世界最大的電梯市場。
9月22日,《中國品牌檔案》欄目就將鏡頭聚焦至中國一家老牌民族電梯上市公司——快意電梯股份有限公司,通過對快意電梯34年發展歷程的集中展現,縱觀中國電梯行業的崛起之路。
直面挑戰 堅韌破局
2007年,快意電梯中標新加坡建屋發展局(HDB)第九期項目,電梯總量共計1010臺。這在當時國內外電梯市場均被國外大品牌壟斷的背景下,是中國民族電梯品牌破天荒的第一次。可是,當這個項目歷經波折終于走到最后的安裝環節時,這家土生土長的民族電梯企業卻迎來了最大的考驗。
新加坡是世界上電梯密度最高的國家之一,在特殊的人文環境下,其對電梯有著諸多特殊且嚴苛的標準。參與新加坡項目現場安裝的技術人員,都需通過考試取得電梯安裝的資格,獲取前往新加坡實施電梯安裝工作的通行證。
然而即使如此,在實際安裝過程中,由于對新加坡的驗收要求還不習慣,導致電梯安裝交付率一直上不去。面對情緒低落的工人和來自新加坡政府的質疑,快意電梯全員上下擰成一股繩,憑借一股韌勁,找尋解決方案,強勢破局,在新加坡創下了一個月交付電梯110臺的紀錄。
這在當時的新加坡電梯市場,引起了巨大的轟動,快意電梯收到了新加坡副總理親自寄來的感謝信。此后,快意電梯又先后拿下了九期HDB項目工程,共計十期,電梯總銷量超8000臺,成為了新加坡建屋發展局戰略核心電梯供應商。
正是這樣一個個項目經驗的積累,一次次中國速度的奇跡,讓快意電梯的海外知名度不斷提升,也收獲了來自項目方的一次次認可。
全力拼搏 不忘初心
當我們從空中俯瞰這個位于東莞的上市企業,它宛如一座天然的電梯試驗基地。走進工廠內部,世界先進的全自動智能機器人向人們展示了現代工廠的風采。
而34年前,快意電梯卻是另外一番景象。1987年快意電梯的創始人雷春生帶著幾個伙伴在位于東莞清溪鎮清廈村關帝廟旁,一個不到兩百平米簡陋破舊的小作坊里開始了他的艱苦創業。從做金屬結構加工,到生產簡易升降機,直至完成股份制改革并于2017年成功上市。快意電梯用30年的時間,走出了一段民族品牌的振興之路。
“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差異就在于意志的力量,即所向無敵的決心…”這段話至今刻在公司幕墻之上,這是公司創始人雷春生和每一個快意人始終堅守的品格,這份決心讓快意電梯完成了從地方小廠到世界級品牌的蛻變。
民族品牌 全球信賴
為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和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圍繞“制造”主題的大型紀錄片《制造時代》在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CCTV-9)播出,其中第三集《與世界握手》的主人公正是這家中國民族電梯品牌——快意電梯,成中國制造品牌的業界典范。
新加坡HDB項目為快意電梯打開了新世紀的大門,實現了從0到1的跨越式發展。為此后眾多的國際項目提供了參考學習的樣本。2019年,同屬英聯邦國家的印度,第一次把人行道用于地鐵服務系統中,而100米超大跨度的印度新德里地鐵項目毫無爭議地交到了快意人的手中。
2020年,美國政府斥資140億美元改造洛杉磯機場,快意電梯為美國洛杉磯機場項目量身定做的重載型扶梯,安全系數高于美國ASME標準的2倍,并滿足美國公共交通協會對重載型扶梯的要求。洛杉磯機場項目的成功讓快意打破了國際一線電梯品牌在美國市場的壟斷,成為首個入駐美國國家級項目的中國民族電梯品牌。
近年來,快意電梯大刀闊斧的在海外拓展市場,在全球復雜的競爭環境下依然成功完成孟買地鐵、科威特國際機場、南非約翰斯內堡國際機場、沙特阿拉伯住建部住宅、孟加拉最大公交項目BRT等一大批國家級項目,產品經受住了各個國家嚴苛的品質標準考驗,也見證著世界對中國電梯品牌的認可。
未來,快意電梯將帶著世界級品牌的光環,參與國家“一帶一路”的建設,推進國家整體戰略布局,助力中國民族品牌在國際舞臺上崛起,做“全球信賴的電梯品牌”。
34年來,快意人心懷“全球信賴的電梯品牌”的夢想奮勇前進,用產品和服務在全球閃耀著“榮光”。據快意電梯資料室組長楊龍英統計,快意人在34年來共承建電梯項目31734個,共計158670臺電梯,這意味著34年來,每天都有十幾臺印著IFE標識的電梯走出快意的大門。這是一群人的奮斗故事,更是中國民族品牌努力奮進的生動縮影。
制作人員表
制片人 | 齊葳 潘挺 張興
監制 | 葉晶 楊宏喜
出品人 | 時間 叢日輝
總導演 | 孫曉巖
總策劃 | 董寶振
本期導演 | 耿瑞孟
撰 稿 | 耿瑞孟
策 劃 | 尹杰 何曉亮
主 編 | 劉峰華
執行制片人 | 周建華
采編負責人 | 孫夢華
采 編 | 徐 靜
攝像指導 | 景 巖
攝 像 | 張建業 王佳歡
燈 光 | 尹 航
解 說 | 孫少洪
錄 音 | 徐少輝
剪輯指導 | 劉默晗
后期制作 | 劉國良
包 裝 | 孫宇 劉書平
責任編輯 | 曹丙峰
本期編輯 | 杜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