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宣布執行總裁“調動令”的幾天后,日前,周黑鴨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周黑鴨”)發布高級管理層調整公告稱:白東升于2019年5月24日終止擔任本公司市場開發中心負責人。對于運營層面高管的接連調動,也可看出該公司當下運營層面壓力巨大。而事實上,周黑鴨所面臨的壓力遠不止于此……
再現人事調整
周黑鴨已錯失行業紅利
在運營層面上,周黑鴨可謂是“鴨力山大”。
日前,周黑鴨發布高級管理層調整公告宣稱,生產運營首席官程容然及本公司市場開發中心總監周帆將作為高級管理層成員對本公司的發展作出貢獻。與此同時,白東升于2019年5月24日終止擔任本公司市場開發中心負責人,于調整后不會于本公司及其附屬公司擔任任何職位。
記者獲悉,幾天前,周黑鴨剛發布了人事調整公告稱,基于身體原因,郝立曉于2019年5月16日起辭任行政總裁。
除了人事調整,周黑鴨近來還負面纏身。此前,沽空機構EmersonAnalytics曾連續兩次發文直指周黑鴨門店存在刷單問題。3月15日,又有媒體曝光稱,周黑鴨江西南昌一門店仍在售賣超過公司規定售賣期限的產品,周黑鴨陷入一片質疑聲中。
其實,周黑鴨的經營壓力更在于業績的下滑。周黑鴨2018年年報顯示,公司2018年實現營收32.12億元,同比下滑1.2%,實現凈利潤5.4億元,同比下滑29.1%。這是自上市以來周黑鴨首次出現營收、凈利潤的雙下滑。
快消行業專家朱丹蓬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周黑鴨頻繁人事調整是因為周黑鴨當前業績壓力很大,加上數據造假等新聞不斷,這對于上市公司影響非常大,公司不得不走馬換人。
對于收入下滑的原因,周黑鴨表示,市場競爭加劇令公司線上渠道收益減少4180萬元,來自分銷商的收入減少2300萬元。至于凈利潤的下滑,公告顯示,由于行業供需關系緊張以及門店網絡和產品不斷擴展,2018年,集團面臨原材料成本、租金及勞動力成本上漲的巨大壓力。
對此,朱丹蓬坦言,周黑鴨的問題在于單純的直營模式發展使其無法趕上鴨脖行業發展的紅利,無法支撐起其上市公司的身份。
確實,周黑鴨一直以來都只有直營模式的線下門店,且數量不斷擴張。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周黑鴨全國自營門店數量達到1288家。朱丹蓬稱,直營模式本身并沒有問題,實際上,直營模式比加盟模式更好進行產品質量的把控。不過,直營模式對急需規模擴張的企業則很不利,況且,消費者也并不了解直營模式的優勢。現實是前幾年煌上煌、絕味鴨脖等品牌不斷跑馬圈地使得堅持直營模式的周黑鴨錯過了行業擴張的紅利。
朱丹蓬補充道,周黑鴨所在的鴨脖行業已經處于成熟期,周黑鴨自身發展條件也比較成熟,完全可以選擇離大本營較近的市場,例如湖南、湖北放開加盟,實行加盟和直營雙軌制從而實現擴張。但是,周黑鴨一直堅持直營,究其根本是公司運營靈活性太差。
產品結構單一
周黑鴨突圍希望渺茫
已錯失行業紅利的周黑鴨未來的發展前景如何?
除了直營模式單一,周黑鴨前進過程中最大的攔路虎在于產品結構的單一。數據顯示,2018年周黑鴨的鴨及鴨副產品業務實現營收28億元,在公司總營收中的占比為87.3%,其他產品實現營收4.08億元,占比12.7%。
對于周黑鴨最大的競爭對手絕味鴨脖,記者發現,2018年絕味鴨脖業務包括鮮貨業務、包裝產品、加盟管理等,其中,鮮貨類產品中包括禽類產品、畜類產品、蔬菜產品、其他產品等。可見,絕味鴨脖的產品線比周黑鴨豐富。
而周黑鴨也曾探索過一些其他的產品,例如,去年8月,周黑鴨曾推出小龍蝦產品,今年4月份,周黑鴨又宣布與韓國美妝品牌謎尚達成跨界合作推出了限定彩妝套盒。
不過效果并不理想。朱丹蓬坦言,小龍蝦是社交屬性很強的食物,這和周黑鴨盒裝冷食的消費場景并不一致。而美妝套盒和周黑鴨產品的調性更是不同。這些只能給周黑鴨帶來短暫的話題性,并不是其新的帶來盈利增長點。
而已經錯過了鴨脖行業發展紅利的周黑鴨又無法找到新的盈利增長點,未來發展著實堪憂。朱丹蓬感嘆道,目前消費者對腌制類、鹵制類產品已經出現消費疲勞,鴨脖行業未來發展的機遇很小。周黑鴨產品單一未來發展沒有東西支撐,突圍希望渺茫。